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直屬研究會 》綜合報道
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2017年工作總結

時間:2018-06-06   來源: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fml

  2017年,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在中國法學會的關心支持下,在研究部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中央對臺工作大局,突出先進性夯實組織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涉臺法學研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推動兩岸民間法學交流,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豐富工作內(nèi)容,順利完成2017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一、在社會團體組織建設中落實“政治性”要求,切實強化政治引領責任

  海研會具有較強的政治屬性和意識形態(tài)屬性,在工作中始終堅持把加強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確保正確政治方向,作為“靈魂工程”,放在各項工作首位,貫徹各項業(yè)務始終。

  一是政治引領首位首抓。引領研究會理事、會員站穩(wěn)立場、向黨中央看齊,始終將抓牢抓實涉臺法學法律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作為海研會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確保以黨建統(tǒng)領業(yè)務工作,落實中央精神。海研會以中央對臺政策為出發(fā)點,以問題為導向,“講政治、講政策、講應用、講效果”,做好各項研究交流工作,充分發(fā)揮涉臺法律智庫的作用。海研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和中國法學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法學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領的意見》要求,在海研會今年開展的各項學術研究、參訪調(diào)研、合作交流中加強政治引領,始終堅持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對臺工作要求,利用學術年會、論壇、座談會、研討會、網(wǎng)站等抓手,旗幟鮮明宣傳中央對臺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抵制與澄清形形色色的模糊認識,使海研會始終成為傳播先進思想文化的堅強陣地。

  二是加強夯實組織建設。按照章程規(guī)定,海研會今年2月召開了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chǎn)生了新一屆理事會。在換屆過程中,強化壓實研究會負責人的主體責任,強調(diào)會領導在政治引領中的責任要求。同時嚴把入會關,堅持將考察人員的政治立場放在首位,按照個人申請、組織審核推薦、大會選舉的程序,努力把海研會建成一個對黨忠誠可靠、學術能力過硬,緊緊服務中央對臺工作大局的社會團體。

  新一屆理事會成立后,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同志兼任海研會會長。一年來,張鳴起會長切實履行職責,多次主持召開會長辦公會和課題研究等專項工作會議,研究決定海研會研究交流工作重要事項,領導海研會涉臺法學研究和兩岸法學交流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三是切實強化理論武裝。堅持把加強海研會秘書處工作人員思想政治建設作為日常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緊抓不放。海研會黨支部嚴格按照中國法學會機關黨委要求組織“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三嚴三實”等教育活動,開展黨員生活會、專題黨日等黨組織活動,積極參加“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紅色經(jīng)典誦讀會,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及時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式現(xiàn)場直播,參加法學會組織的專題報告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討論交流,切實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深化理解,確?!叭攵?、入腦、入心”。結合年度考核,將對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理解掌握情況作為重要考核內(nèi)容,確保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海研會切實強化社會團體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把加強黨性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作為黨員生活必修課,初步形成以黨建統(tǒng)領業(yè)務工作新局面。海研會的黨建工作得到中直工委協(xié)會黨建部領導的高度評價,在總結黨建工作基本經(jīng)驗的基礎上,海研會形成了《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 服務中央對臺工作大局》專題報告上報中直工委協(xié)會黨建部,法學會領導批示將相關做法轉發(fā)給各研究會進行參考。

  二、圍繞兩岸法學理論實踐需求,深入推進涉臺法學研究

  堅持問題導向,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組織專項課題研究,委派學者赴臺專題調(diào)研、組織學術年會和專題座談會等不同形式大力加強涉臺法律問題研究,積極發(fā)揮智庫作用,為兩岸關系各領域法律問題獻計獻策。

  一是舉辦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為總結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與經(jīng)驗,查找存在不足,規(guī)劃發(fā)展方向,今年2月份,海研會隆重舉行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活動。張福森同志代表第一屆常務理事會報告了海研會成立五年以來在涉臺法學研究、兩岸交流、人才培養(yǎng)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zhí)K軍,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助理周寧分別致辭,對海研會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同時希望海研會在新形勢下更加重視發(fā)揮兩岸民間法學交流的作用,繼續(xù)發(fā)揮對臺法治智庫作用。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海研會會長張鳴起對海研會的發(fā)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年會共有1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圍繞“應對兩岸關系復雜形勢”、“兩岸關系法治研究基礎”、“兩岸人民權利保障”和“臺灣地區(qū)法制研究”等議題,針對兩岸交往合作中的具體問題,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討,相關成果已結集出版。

  2018年1月18日至20日,海研會將在北京舉辦2017年度學術年會,年會主題為“貫徹十九大精神 深化涉臺法學研究”。目前,年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二是召開兩岸關系研究系列座談會。緊密圍繞兩岸形勢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與兩岸關注法治議題,舉辦“兩岸關系研究學術座談會”。今年共舉辦6期座談會,分別就“臺灣法政問題觀察”、“國際法上的承認問題”、“涉臺地方立法的完善”等涉及兩岸關系的法律議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深入探討,并形成了多份報告。

  三是組織專項課題研究。通過專項課題推動涉臺法學研究。在中國法學會支持下,以中國法學會涉臺法學專項課題方式立項資助11項涉臺法律問題研究。課題圍繞中央對臺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研究,兩岸法學交流、合作,兩岸關系法治保障,大陸臺胞權益保障等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廣度、深度與前瞻性。同時,2016年部署的11項專項課題已陸續(xù)提交研究成果,相關研究成果也正在組織專家評審。在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要報上報學會。

  四是委派專家學者赴臺調(diào)研。為掌握臺灣經(jīng)濟、政治、法治等各方面發(fā)展動態(tài),海研會繼續(xù)與高雄大學法學院、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東吳大學法學院合作,派出6名專家學者赴臺灣地區(qū)開展短期研究學習。6名專家圍繞“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兩岸海上協(xié)同執(zhí)法合作機制”、“入臺陸資權益保護”、“臺灣司法改革”、“臺灣立法制度”等主題,提交了詳盡的調(diào)研報告。同時,結合幾位學者在臺灣短期研修期間的調(diào)研、觀察所得,對臺灣當前政治局勢、經(jīng)濟發(fā)展、民眾意識觀念等形成了簡明、真實的情況綜述,為有關部門提供參考。目前,2017—2018年度赴臺研修項目工作正逐步推進。

  五是注重研究成果轉化。2017年,海研會出版了兩冊《海峽兩岸法學研究》,選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為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和學術年會的總結,促進學術交流。在課題研究、座談會討論的基礎上,向有關部門報送了多份專門問題研討報告,并就維護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政治基礎,警惕“漸進臺獨”編寫了要報,成果得到有關部門肯定。

  三、充分發(fā)揮團結凝聚作用,廣泛開展涉臺法學交流

  海研會注重發(fā)揮民間學術團體功能,廣泛開展兩岸法學交流合作,團結兩岸法學法律界人士,促進兩岸法學、法律界的互信互助。海研會2017年組織赴臺1批次 10人次,接待臺灣地區(qū)的77人次來訪,舉辦涉臺法律論壇1次。

  一是舉辦第六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7月份,海研會在甘肅蘭州舉辦了第六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來自兩岸法學界法律界專家學者221人出席了論壇。論壇以“兩岸經(jīng)濟社會融合發(fā)展與法治保障”為主題,深入探討兩岸經(jīng)濟社會融合發(fā)展的法理基礎,探討利用法治方式促進兩岸經(jīng)濟社會融合發(fā)展;對深化兩岸法學交流,維護臺胞權益,解決兩岸融合發(fā)展中的具體法律和社會問題,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對促進兩岸法學交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專家學者熱情倡導積極推動。本次論壇參會人員結構多元,臺灣法曹協(xié)會、中華仲裁協(xié)會、臺灣律師工會聯(lián)合會等14個臺灣法學組織和法學院校組團或派員出席。論壇學術成果豐碩,與會專家學者就兩岸司法改革、人民往來權益保障、相關法律制度比較等議題,認真準備,并向論壇提交論文50余篇。兩岸輿論積極評價論壇情況,中國臺灣網(wǎng)、中國評論新聞網(wǎng)、法制日報、甘肅日報等多家媒體對論壇進行了報道,并對多位專家學者進行了10余場專家訪談。

  二是舉辦第六屆兩岸法學交流研討班。為豐富兩岸法學交流形式與內(nèi)容,海研會舉辦了第六屆兩岸法學交流研討班,18名臺灣學員參加,在甘肅、陜西參加了系列研討和參訪活動。通過豐富高效的交流研討活動,加深了臺灣學者對大陸社會進步和文化傳承的認同,增強了對大陸法治發(fā)展的理解,密切了兩岸法學法律界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組團赴臺開展學術交流。應臺灣法曹協(xié)會邀請,7月2日至8日,海研會組團一行10人赴臺灣進行法學交流。代表團訪問了永然法律基金會、臺灣法曹協(xié)會、中臺灣律師聯(lián)盟、臺中律師公會、東海大學法學院等法學法律組織,以及理律法律事務所、基隆地方法院、金門地方法院等機構,分別舉行了8場學術座談會、安排了20多項專題發(fā)言。代表團向臺灣專家學者宣傳了大陸民事立法和司法改革取得的成就,并深入了解臺灣司法改革情況。海研會也多次與臺灣法學組織和法律機構負責人進行深入溝通,就新形勢下兩岸法學交流的內(nèi)容和方式聽取意見建議。學術交流成果形成了專題報告進行了上報,并得到中央臺辦專函表揚。

  四是接待臺灣法學組織交流參訪。協(xié)助安排臺灣法學研究交流協(xié)會代表團赴湖南、新疆參訪交流,并先后接待

  臺灣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臺灣法學領航協(xié)會理事長曾勇夫與東吳大學程家瑞教授等臺灣法學界知名人士,與臺灣地區(qū)法學法律界保持友好互動與密切往來。

  一年來,海研會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困難。由于涉臺法學研究尚未發(fā)展成一個專門法學學科,一些專家學者僅在專業(yè)研究之余在涉臺法學研究方面傾注的精力有限,相應的研究成果也偏弱。由于領導干部兼職的限制,一些擔任領導職務的專家學者難以兼任海研會常務理事和理事職務,對海研會的關注和支持弱化。

  四、2018年工作計劃

  當前,兩岸關系發(fā)展面臨著新的形勢,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推進新時期對臺工作、發(fā)展兩岸關系、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進行了深入闡述。海研會將在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基礎上,規(guī)劃2018年的工作。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切實加強政治引導,夯實組織建設。

  2、組織涉臺法學研究專項課題。2018年計劃新立項10項專項課題,完成2016年度項專項課題的結項和總結工作,并督促2017年度專項課題及時報送研究結項成果。課題的選題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央對臺方針政策,密切關注具有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涉臺法律問題和兩岸關系中各領域交流合作中需要解決的具體法律問題,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為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推動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提供法學理論和對策支持。

  3、組織針對具體問題的小型學術研討活動。2018年計劃舉辦6-8次兩岸關系研究學術座談會,座談會討論的議題設定保持與兩岸關系形勢發(fā)展密切相關,關注臺灣法政動向,就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提出意見建議。

  4、委派專家學者赴臺短期調(diào)研。2018年繼續(xù)與臺灣部分法學院校合作,選派大陸專家學者赴臺短期研修。赴臺調(diào)研選題圍繞臺灣法制變革和政治法律思潮及其對兩岸關系的影響開展調(diào)研,觀察、分析臺灣社會制度和臺胞生活方式。

  5、組織學術年會。2018年1月19-20日在北京舉辦海研會第六次學術年會。年會擬圍繞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經(jīng)濟合作和文化往來的法律、政策措施和兩岸關系各領域具體法律問題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2018年底籌備第七次學術年會。

  6、舉辦第七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2018年年中,擬舉辦第七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探討深化兩岸經(jīng)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法治保障,探討完善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的法律制度,為增進臺灣同胞福祉和兩岸法治發(fā)展提出意見建議。

  7、舉辦第七屆兩岸法學交流研討班。2018年年中,舉辦第七屆兩岸法學交流研討班,邀請各法學法律組織10-20名臺灣青年法律工作者來大陸進行10天左右的調(diào)研和參訪交流。研討班擬利用交流活動宣傳給予臺胞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增強對臺灣青年法律人的吸引力;通過參訪活動宣傳大陸司法改革成就,弘揚中華文化。

  8、組團赴臺座談調(diào)研。2018年擬應臺灣法學組織的邀請,組織1-2次大陸法學法律專家代表團赴臺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鞏固和深化兩岸法學法律界交流合作。

  9、維護好海研會網(wǎng)站,開通微信公眾賬號,擴大海研會影響,為涉臺法學研究和交流工作提供高質量信息平臺。

  10、做好成果轉化工作,選編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出版《海峽兩岸法學研究》。及時總結相關會議、論壇、座談會、研討會、學術交流活動的研究成果, 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

  海研會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中國法學會的切實指導和大力支持。新的一年,海研會要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對臺法制工作部署,積極開展工作,為推動兩岸法學交流、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希望中國法學會研究部能夠給予大力支持與具體指導。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wǎng)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