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02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讀甯恩承著“九一八之夜”
2000年我在美國翻閱《傳記文學》,其中有篇文章是1931年時任東北大學校長甯恩承寫的《九一八之夜》。在這篇文章里,甯先生以親身的經歷回憶了九一八之夜,他作為一校之長所做的一切。
當日本炮轟北大營的炮聲一響之后,他立即電詢東北軍參謀總部和省政府值班室,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對方回答說“日本炮轟北大營”。之后,一切信息中斷。寧先生頓時感到事態(tài)嚴重和肩上擔子的沉重。他迅速召集在校的師生員工,告訴大家,日本炮轟北大營,事態(tài)的發(fā)展很難預料。他要求住校的學生趕緊疏散,天亮之后有家的回家,有親友的就投親靠友。寧先生還讓東北大學的總務處長把保險柜打開,把所有的現(xiàn)金都分發(fā)給師生員工。這一夜,大家都是在驚恐、憤怒、憂慮不安中度過的。9月19日上午十點鐘以前,學校全部都空了。寧先生帶著總務處長在校園里巡視了一圈,然后帶著總務處長撤離了。
當時,沈陽市的街頭已經布滿了日本兵,通往山海關的鐵路也被日本兵控制了,他只能乘車到大連,然后搭乘開往天津的客船,再到北京,找到張學良面告沈陽所發(fā)生的一切。
讀過這篇回憶文章,感到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隨即寫下一首七律。詩是這樣的:
冷月霜寒壓古城,敵炮狂轟北大營;
三千倭寇兇如虎,守卒數(shù)萬各西東。
江山一夜易顏色,長使哀歌伴秋風;
讀罷痛史心猶痛,知恥而后國方興。
我為什么讀《九一八之夜》感觸這么深呢?因為我就是在九一八事件的前一年出生的。十幾年被奴役的殖民地的生活經歷,給我留下的傷痕是永不磨滅的。記得1945年6月我哥哥——一個偽滿小學教員,因為寫了反滿抗日的文章,互相傳看,被人發(fā)覺,一天夜里十幾個警察把他抓走,說是思想犯,這在當時是死罪。此后杳無音信,直到八一五日本投降才幸運地得到釋放。少年時代的生活歷程,使我萌生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為什么對歷史情有獨鐘?
晚清思想家龔自珍說過,“欲滅其國者,先滅其史?!睂Υ宋疑钣畜w會。九一八之后日本侵略者為了長期占領中國東北,奴化東北人民的心靈,便粗暴地篡改歷史,說:滿洲國人不是中華民族的子孫,而是日本天照大神的子孫。歷史被歪曲到這個樣子。
我父親是讀書人,我小時候,常常給我講歷史的故事,講《三國演義》、《水滸》之類。在我腦子里中國的歷史是一個樣子的,而在學校課堂上講的歷史,是另一個樣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懂得了一個侵略者不僅憑借武力,還要從文化上,從民族的心理上進行侵略。而這其中首要的就是篡改歷史。所以揭示歷史的真相,對于一個民族的自信心和歸屬感是太重要了。
1950年9月,調我去人民大學法律系攻讀國家與法權歷史的研究生。當時很多同學都為我惋惜,說學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多有意思,為什么學歷史呢?但是我都特別地高興,因為我對歷史情有獨鐘。
大學時代的流亡
1945年八· 一五光復以后,我正讀初中二年級。次年考入私立東北中正大學預科。1947年又順利進了本科。1948年這個學校并入當時的國立長春大學。這里想講一講在我人生經歷中很重要的一段,就是1948年從東北到北京的流亡學生生活。
1948年初東北解放戰(zhàn)爭迅速發(fā)展,沈陽被包圍了。學校當局提出來遷校到北平,說:到北平以后“有書讀,有飯吃”,就這樣東北大學、長春大學、長白師范學院全體學生乘美國的運輸機遷到北平。我到北平的確切時間,是1948年的5月8號。
可是到北平以后,根本沒有地方住。為了生存,我們占進了前細瓦廠胡同三號和四號。三號據說是清朝內務府官員的院落,四號據說是梁啟超先生的公館。我們當時就住在這兩個大院里頭,一個屋子里住了幾十個同學。既沒有書讀,吃飯也很困難,靠國民黨社會局的救濟?!坝袝x,有飯吃”的夢想逐漸破滅了。
更為惡劣的是,1948年7月4日的《華北日報》公布了一條消息,說北平市參議會通過了一條決議,說要對東北流亡學生進行考試,合格的編入臨時大學,不合格則編入國民黨的軍隊。顯然要把東北學生當炮灰了。這個消息一出來東北學生憤怒到了極點,第二天7月5日,組織了一次大游行,反對北平市參議會的決議,要求讀書。游行隊伍在北平市參議會(就是我們1949年以后一段時間總工會所在地)墻頭上寫上“打倒北平市土豪劣紳會”,我第一次接觸到“土豪劣紳”這個詞。之后游行隊伍向參議會的議長許惠東的住宅進發(fā),但是當隊伍延長安街往南走的時候,國民黨的裝甲車開過來了,并且向學生開槍。7月5號天非常的熱,我們都趴在滾燙的柏油路,機槍瘋狂地掃射,路邊樹上的樹葉都震得刷刷落下。當晚東北學生的住所都被警察包圍。 “七五血案”的消息在北京市就不脛而走了。
可是7月6號的《華北日報》卻說學生里有暴徒,軍警互有傷亡。國民黨居然造謠到如此地步。從6號到8號北京的大學生分頭到東北流亡學校的駐地來慰問,了解情況。7月9號,華北學聯(lián)和東北學聯(lián)聯(lián)合舉行大游行,這次游行在地下黨的領導下組織的非常好。華北學聯(lián)在前邊,東北學聯(lián)在后邊,喊出了“槍斃許惠東,槍斃傅作義”的口號。后來知道,7月5日那天下令開槍的是國民黨的憲兵司令陳某,和許惠東無關。7月9日的大游行平安地結束。
這個事件對我的影響和教育,就是打破了對國民黨的幻想。過去東北人正統(tǒng)觀念很強,所以才會上了遷?!坝袝x,有飯吃”的當。國民黨之所以把東北的學生遷徙到北平,是怕這批大學生落到共產黨的手里,畢竟大學生在當時來說是太少了?!捌呶濉皹屄暿箹|北流亡學生清醒了,對國民黨的幻想破滅了。人們開始心向著解放區(qū)。
七五事件以后,東北也組織了一些父老,來看望自己的子弟。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采取了安撫的手段,原來吃窩頭都吃不上,現(xiàn)在提供了大量的饅頭。可是等到過了九月份以后,國民黨就開始陸續(xù)抓領導學運的進步學生,真正是秋后算賬。
解放區(qū)的天是藍藍的天
1948年9月以后,我們時常一揭開被子便可以看到傳單,介紹我們到解放區(qū)華北大學去,再如“解放區(qū)的天是藍藍的天”的歌曲也可以常常聽到。
遼沈戰(zhàn)役后,我和兩個同學準備回東北解放區(qū),當時天氣涼了,我們穿著棉袍從朝陽門奔通縣,然后坐軍車赴唐山,經過山海關乘火車到沈陽。第一次到解放區(qū)覺得非常新鮮,無論是兒童團查路條,還是食宿上的接待,以及軍車的無償運送,都是前所未有的經歷,油然而生親切之感。
到了沈陽以后,介紹我到東北行政學院學習。由于我在大學喜歡的是文學,對行政、經濟感覺格格不入,所以一聽說是東北行政學院,就不想去。但我還是到那兒看了看,一看那種學習方式,大課報告、小組討論,非常不適應,于是就就等著北平解放再回北平讀書。
參加土改運動
1951年暑假參加內蒙古地區(qū)土改,是我走上革命之路以后的第一次鍛煉。當時,人民大學進行清查反革命運動,只派少部分有培養(yǎng)前途的教師和研究生,參加西北地區(qū)的土改。我是很幸運的,參加了那次土改。
我們坐火車到綏遠,現(xiàn)在叫呼和浩特。下車的時候,立刻感到氣氛緊張,因為看到解放軍押著帶腳鐐的一隊土匪過去。我們所在的村,是土默特旗巴什板申村,是大青山下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qū)。
這個村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這個地方怎么這么黑呢?一點燈火都沒有,遠近都有狼嚎。再就是這個地方怎么這么窮呢?結過婚的婦女都沒有上衣穿。還有就是這個地方怎么這么臟呢?蒼蠅蚊子遮天蓋地,每天中午休息,都得把頭裹得緊緊的,有一點縫兒,蒼蠅就鉆進來了。
再巴什村經歷了七十三天的土改斗爭,9月17號,我回到了學校。土改對我的鍛煉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階級立場的鍛煉,另外就是和貧下中農的感情上的融合。我那時候年輕,做青年工作,比如培養(yǎng)積極分子發(fā)展團員等等。一入九月天氣已經很涼了,晚上開會我和青年們共披一件虱子無數(shù)的羊皮襖。還有到貧下中農家去吃派飯,根本沒有燈,就給你盛一勺子,那一勺子里面,什么蒼蠅的都有了。這些慢慢全都適應習慣了。
有一次省委政策研究主任到土改工作隊討論民族地區(qū)的土地政策,會后他請客買了兩只羊包餃子。那時候哪有什么調料啊,就是羊肉加一點鹽,可是那頓餃子讓你永遠忘不了,再也沒有吃過那么好的餃子了。
雖然我們沒有碰到什么階級敵人的反抗,但是,每次晚上從外邊做工作回來,一進大門的時候,特緊張,不知道門后面有沒有人埋伏,因為天太黑了。一推開睡覺的屋的門的時候,也都不敢進,因為緊張。特別那時候晚上出去,還有狼,大青山下狼太多了,有時候狼就在墻頭上站著,離你很近很近的。
土改對我來說,是一次受教育的過程,也是經受階級斗爭鍛煉的過程。確實體驗到了農民的階級感情及他們的生活情趣,感受是很深的。譬如在土改中間,貧下中農高興了,也是唱歌啊,跳舞啊,載歌載舞的,什么《五哥放羊》等等,我都會唱,都是跟那些鄉(xiāng)親們學的。我現(xiàn)在還保留一張與農會全體干部的合影照片,很珍貴的。我一直想回到這個地區(qū)去看看,前幾年內蒙古大學副校長多次做了安排,卻始終未能成行。
邀請侯外廬先生講座
1952年夏天,我開始做教員。有一天,系主任何思敬教授讓我去請侯外廬先生來講講國家的起源問題。這看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對我一生都有影響。在接送侯先生的車上,我體會到專家學者所以受到尊重,就在于以他的知識滋潤著青年學子。我當時研究生已經畢業(yè)做教員了,我暗下決心一定努力學習,將來也要做侯外廬先生樣的學者和專家。那時候我剛剛22歲。這件小事對我的人生追求有著長久的影響。實際上就是一個學者的知識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對一些年輕人的感召。
學生對我的保護
1966年5月文革初期,有一天《人民日報》上以一個版的篇幅,批判兩本書,一本是《科舉制度史話》,另一本是《南京史話》?!犊婆e制度史話》是我和財經大學教師邱遠猷合寫的,被批判的理由是該書宣傳入黨做官論。更重要的是因為“歷史小叢書”是吳晗主編的,這就跟“三家村”掛上鉤,所以批吳晗、批“三家村”,《人民日報》順便把我們寫的“歷史小叢書”帶出來點了名了。這就等于被黨報揪出來了,當然是被批斗的對象了,至少可以說你是“三家村”的嘍羅??墒窃谀莻€瘋狂地全面批斗的時候,從來沒有人點我的名。
有一天,我從外面回來,母親告訴我,來了三個學生,讓你去一趟。這已經是中午了,我說,“那我趕緊去好了”。母親說,“這三個學生的態(tài)度很好,說吃了飯再去也可以”。我說,“學生叫去,哪敢吃飯呢,趕緊去吧?!蔽揖腿チ?。后來見到這幾個同學,他們說:“張老師你怕什么?你不就那本書嗎?我們了解你。”在當時的背景下,這幾句話是多么難得,是多大的慰藉啊。
1996年在我的文集《求索集》出版的發(fā)布會上,司法部的肖揚、張耕、劉飏,最高人民法院祝銘山、馬原等領導同志都來了。我在會上談起文革這段經歷,我說:“當時鼓勵我的同學就坐在我身邊,他就是現(xiàn)任中央軍委法制局局長的楊福坤?!蔽母锲陂g同學們保護了我,給我的啟示就是只要你認真地去教書,認真地愛護學生,就會得到回報。
我到法大以后,有記者采訪我問我如果再選擇職業(yè),你會選擇什么?我說,再選擇,我還是做老師。的確看到學生的成長,看到桃李滿天下,沒有比這再欣慰的。
學習蔡元培努力辦好研究生院
1983年我到中國政法大學參與創(chuàng)辦研究生院,在研究生院院長的崗位上一直工作了11年。
在我讀書的時候,非常欽佩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辦學精神。我的才力雖遠遠不及,但卻心向往之。當時法大的教師力量不足,我便把京內外的著名學者請來做導師。刑法請了高銘喧、王作富,民法請了佟柔,法理請了孫國華,法律思想史請了張國華,中國法制史請了王永興、曾憲義,國際法請了王鐵崖。京外的韓德培、端木正、俞明仁等等也都是我們的導師。另外,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中國法制大家瞿同祖等等,我們都請來做學術委員,參加我們的科研討論會。除此之外,實務部門的學者也都請了,由校內外、理論部門和實踐部門相結合的導師組,承擔組織和教學任務,持續(xù)了很長時間。我校前三屆碩士畢業(yè)生都受到了名家教學的實惠。
為了建設新學科,在第一期碩士研究生中還招收了法社會學和環(huán)保法的研究生。由于政法大學缺乏這方面的師資力量,所以法社會學送到北大培養(yǎng),環(huán)保法請了武漢大學等校外教師講課。很可惜這二個專業(yè)的招生后以師資力量不足被迫停招,否則我校法社會學和環(huán)保法也會成為中心了。
辦研究生院這一段,是我這一生中比較精彩的篇章,把我的教育理想多少實現(xiàn)了一點,在我的一生里頭,這十一年的輝煌是很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