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直屬研究會 》綜合報道
“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研討會順利召開

時間:2022-08-02   來源:民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編輯

2022年7月30日上午,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研討會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舉辦,并通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直播平臺直播。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黑龍江大學、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等十余家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會議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是主旨報告環(huán)節(jié),由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土地法制研究院陳小君教授主持。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指出,在我國《民法典》頒布和實施后,應當以《民法典》的形式體系為準繩,以《民法典》的價值體系為依據(jù),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這是當前民法學研究最為緊要的任務。根據(jù)《民法典》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一是以《民法典》的體例安排為依據(jù)建構民法學理論體系;二是以《民法典》的主線特征為準繩增進民法學體系的邏輯性,建構以民事權益保護為中心的民法學體系;三是以《民法典》的內(nèi)容特征作為民法學的研究重心,充分反映“人”的需求;四是以《民法典》的人文關懷等價值建構民法學價值體系;五是以《民法典》的時代特征為基礎引領民法學研究的未來發(fā)展。最后,王利明教授強調,《民法典》時代的民法學研究范式要從“照著講”向“接著講”轉化,深化民法理論研究,在認真借鑒兩大法系有益經(jīng)驗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繁榮中國民法學,形成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會議第二單元為主題發(fā)言之一,由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土地法制研究院陳小君教授主持。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崔建遠表示,民法學話語體系是大量的民法學概念、規(guī)則在民法學理論的指引下,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排列而形成的體系。在建構中國特色的民法學話語體系的過程中,既要避免全盤照搬西方的民法學話語,也要防止出現(xiàn)閉門造車、無法滿足中國社會本質要求的情況。只有立足于中國的實際、扎根于中國問題、汲取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同時借鑒國外已經(jīng)被驗證有效且符合中國特色的經(jīng)驗,才能夠建構中國特色的民法學話語體系。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立新教授表示,我國侵權責任法知識體系極具中國特色。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產(chǎn)生受到大陸法系的影響,但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又受到英美法的影響。因此,我國的侵權責任既形成了相對獨立的體系,又與債法存在較強的關聯(lián);侵權責任法既有一般性規(guī)定,又有特殊侵權責任類型的具體規(guī)定;既傳承了大陸法的一般化規(guī)定、又借鑒了英美法的類型化規(guī)定,是我國民法學知識體系建構中的成功典范。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楊震教授表示,建構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的思想基石需要具有鮮明性,制度基石需要具有人民性,法律基石需要具有基礎性,文化基石需要具有獨特性。只有扎根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汲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借鑒國外的寶貴經(jīng)驗,具有開放性、包容性、時代性,才能更好地建構中國自主民法學知識體系。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法學院劉士國教授表示,我國民法理論的創(chuàng)新不需要、也不允許全盤引進西方理論,而需要基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新。當前我國已經(jīng)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實現(xiàn)文化自主、理論創(chuàng)新是時代向全體學者提出的課題。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李永軍教授表示,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是每個民法學人的使命。民法學知識體系的建構,首先需要以《民法典》為基礎進行,避免偏離《民法典》單純對國外規(guī)則理論進行研究;其次,需要注意研究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最后,為避免民法學知識體系成為空中樓閣,必須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形成法官、律師、學者共同認可的民法學知識體系。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溫世揚教授表示,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知識體系,第一,要明確將依托本國法典、反映本土實踐以及彰顯民族文化作為指導思想;第二,要把握體系特色,以民法典為依托的我國民法知識體系在構造上應當體現(xiàn)我國《民法典》的體系特色;第三,應當塑造本土概念,我國民法知識體系創(chuàng)設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和內(nèi)涵的民法概念,成為中國民法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自主性的重要體現(xiàn)。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法學院馬新彥教授表示,民法典繼承編在核心問題上一以貫之地保持中國法的本色,究其原因是受業(yè)已形成的自主知識體系的支撐。繼承法自主知識體系支撐下的既有規(guī)范體系仍然是最符合民意的,最有利于弘揚平等、自由、友善、和諧、文明的價值觀。遺產(chǎn)限定繼承的論說,對于維持繼承法既有規(guī)范體系的正當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稱之為繼承法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理論基礎。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譚啟平教授表示,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要著力注重處理好以下八對關系:第一,以《民法典》為中心的民事立法與民法學知識體系的關系;第二,民法學的知識傳承與民法的知識增新的關系;第三,民法學知識共識的達成與民法學學術研究百花齊放的關系;第四,狹義民法學的知識體系與廣義民法學知識體系的關系;第五,民法學的現(xiàn)代知識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關系;第六,民法學的知識理論與民事司法實踐的關系;第七,民法學的知識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關系;第八,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指導當下與引領未來的關系。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孟勤國教授表示,建構中國自主物權知識體系需要重視兩個大問題。第一,中國《民法典》物權編特色鮮明,我們具備建構自主物權知識體系的基礎。中國《民法典》物權編在諸多方面完整地、體系化地體現(xiàn)了物權法的現(xiàn)代化、中國化。第二,建構自主的物權知識體系要避免簡單以德國民法教義學來解釋我國《民法典》物權編。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謝鴻飛研究員表示,中國民法學的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五個方面:第一,中國民法學在法教義學的源頭上是多元化的;第二,中國民法學界非常重視利益平衡方法的使用。第三,中國民法在很大程度上關注了中國特色,如在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資源方面肯定了公有制,在侵權責任編創(chuàng)制了補充責任,以及在物權編中承認了區(qū)分原則但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等。第四,中國民法學非常尊重固有文化。第五,和其他的法系特別是大陸法系的民法學研究相比,中國民法學特別重視對新時代新問題的研究。

會議第三單元為主題發(fā)言之二,由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孟強教授主持。

西南政法大學徐潔教授認為,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包括社會事實和理論知識,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應當使這兩部分相協(xié)調并將其統(tǒng)一到中國的語境中。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張鵬教授從“先問親鄰”制度出發(fā),對我國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在種類體系、行使方式、權利效力、程序保障機制等提出了完善進路。西南政法大學黃忠教授認為,《民法典》不能只是民事領域的基本法,在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的同時,應當使《民法典》在整個法律、法治體系中獲得“準憲法”的地位。鄭州大學法學院申惠文教授認為,學術界應當更多關注民法與地理的關聯(lián),有意識運用空間思維,形成和發(fā)展民法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李文濤副教授認為合同法知識體系的拓寬應立足于科學觀察和中國實踐兩個方面,并從合同當事人地位獨立之法教義學價值、合同當事人地位作為處分客體之理據(jù)、合同當事人地位處分不能簡單適用債務移轉和債權讓與規(guī)則、合同當事人地位的加入四個方面對我國合同法知識體系的拓寬進行了論述。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劉亞東老師圍繞著《民法典》不當?shù)美?、合同解除后的返還等具體規(guī)定,對給付型返還的內(nèi)在價值、外在體系以及法效果規(guī)范的適用展開了細致的闡述。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博士研究生覃榆翔認為,遵循以本土性、包容性和體系性為基礎的研究范式,對違約金司法酌減規(guī)則進行研究,能對現(xiàn)有問題作出符合現(xiàn)行民法體系的回應。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博士生研究生龔思涵認為,不在同一對話模式下的觀點論證將加劇分歧,因此在達成學術共識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論證前提的一致性、論證說理的充分性、論證推衍的邏輯性。

會議閉幕總結環(huán)節(jié)由謝鴻飛教授主持,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牽頭“法學專業(yè)虛擬教研室”負責人王軼教授作會議總結。王軼教授表示,本次會議的召開背景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系列論述密切相關,會議中各位民法學界的前輩、資深教授以及年輕學人圍繞著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這一主題發(fā)表了真知灼見,從不同視角結合不同實例作了特別好的發(fā)言。王軼教授認為,民法學界首先需要厘清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知識體系的各自內(nèi)涵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以此為基礎才能更好地建構中國自主的民法學知識體系。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wǎng)絡
信箱